短打技巧,究竟是何等重要?一言難盡!
我的一位朋友還是相信,高爾夫球是把球打得愈遠愈好。或者用二號鐵桿打出好球便值得炫耀。他時常叫我到練習場看他發球,讚他打得好。這便是他心目中的高爾夫球!
我不反對發得一記好球令人心花怒放,信心大增。但對一些業餘球手來說,發好球有時卻會增加壓力,因為他們怕錯失一個birdie的機會,比我們錯失一個par的心情更為沉重!
我的教練說:看高爾夫球員的潛質,我不管他的長打是如何高超,我只管他是否有恆心去練短打的技術。有位職業球手找Harvey Penick(已故著名教練)學推桿,Penick卻帶了他到短打練習場。球手問:教練,你有沒有搞錯,我是來學推桿的啊!教練說:你是職業球手,推桿無理由還要我教,你一定是短打不好。短打好,每球都接近旗桿,一推即進,怎用學?
在練習場內所看見,全都是一排排勁度十足的年青人,桿上桿落不停地練發球。在練習場旁的沙坑、果嶺,最多只可以看到一兩位中年人,優閒地切著球,推球進洞,來來回回地獨個兒在沉思。這是高爾夫球靜態的一面,也是最寶貴的一面——回報率最高的練習!
假設我們做個實驗。找位差點二十的球手,和一位職業球員作賽。十八個洞,逢5桿洞的各自從發球台打三桿,是4的兩桿,是3的打一桿,然後交換打對方的球,直至進洞。我敢打賭:總桿數較低的依然是那位職業球手,因為差點二十的業餘球手的短打技倆未精。
能把球用最少桿數從近距離推進洞的全靠短打,和長打關係不大!
如何練好短打,每人的方法不一樣。偉大的球手例如Bobby Jones、Jose-Maria Olazabal、Ben Crenshaw都是早期已開始苦練短打。Tom Kite、Ernie Els和Phil Mickelson的父親在家的後園早已為他們鋪好一個沙坑和果嶺,從小便要他們天天練習。人家每天花七成時間練短打,想想我們一群週末高球發燒友,年中有沒有花過十小時練推桿?有沒有倒過一百個球在沙坑裡打出來?有沒有練超過十小時在果嶺邊切上去?每天還在發白日夢,冀望有天可以打到單位數差點,自己也覺得可笑,不苦練短打是可憐,可恥,可悲的!
怎樣練?教練說怎樣練不重要,最重要是你要有恒心去練。要把練習的過程變成樂趣。據說TOM KITE的練法是叫球僮站在果嶺上,把手高舉張開,他大概在二十碼外打高切球,球僮嘗試把球接著,但腿不能移動。我當然不會鼓勵你的親人去充當你的球僮,除非你是他的遺產合法承繼人!
短打的基本技術原來是非常簡單。我第一次收拾起慘痛的心情,滿懷希望地認真去學短打。教練三言兩語教了我Pitching和Chipping的分別。這些我早懂啦!我問:我是想學怎樣控制距離?他反問我:我怎知道你怎控制?是你控制,不是我控制的啊!
練了一小時後,我再問他:「教練,我真是控制不到遠近!」我站在離果嶺大概四十碼,他望著我:「控制距離是用『心』的。你想把球打到那裡去?我不假思索便答:「把球停在最接近旗前。」他說:「錯!你應該想像把球打進洞裡!」
「說笑嗎?我又不是職業球手!」我回應。
「職業球手和你的分別只是他比你練得多!」教練繼續說:「職業球手一般在離洞一百二十碼便想一桿進洞。你是在四十至五十碼之內便要這樣想。每位球手在每個階段有一個所謂『門檻距離』threshold distance,例如:P桿全揮可以打到一百五十碼,令他們最尷尬的便是一百二十碼左右,想全揮怕超遠,半揮又怕不夠。但無論如何,球一抵達門檻距離,你便要求自己一桿打進去,最壞也只能容忍再推一桿而已。」
「說易行難。這樣理想便不是高爾夫球啦!」我心想。
「你第一點先要做到的是觀察,觀察你想打還未打的球線,主觀地VISUALIZE你的球往什麼方向、飛多高、在哪降落,然後前滾多遠,再轉左或右,漸慢下來踫到旗桿彈入洞。想好了便打,打完之後再比較你的球能否依照你的主觀願望飛去。如果不對是為什麼,再試。想、試、比較、再比較,直到你認為P桿是你心肝寶貝,晚上不抱著它睡不著為止!」
練終歸要練,練得好不好卻是另外回事!唉!短打啊短打!什麼時候妳才屬於我的啊?寫這段文字之際,是我個人經歷著短打最黑暗的日子,彷彿以前學過的短打技倆全部給回教練。一舉桿便混身不自然,腦海裡是一片空白,經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球「撥」上果嶺!說起來諷刺得很,發球和長鐵的技術卻日飛猛進,屢次破了自己的最遠距離。長打和短打,是不是此消彼長,到現在我還找不到理論去支持。
短打當然包括果嶺上的推桿功夫。推桿,有人說是遊戲中的遊戲,亦是學問中的學問。不要以為球不用飛過空氣便容易得多。
我上第一課推桿堂,教練什麼也不教,只把球放在離洞邊三吋左右,然後向我們每位學員發問:怎樣才能保證球推不進洞?是,推不進洞。有答案說用力太大,有說用力太小,有說眼睛不看球,眾說紛云。但只有一個方法,保證可以把球推不進洞裡,就是:桿面根本不對著洞口。桿面不對準目標線,便沒可能推球進洞。簡單得不能再簡單。但是我們很多時,的確是沒有理會桿面有沒有對準目標便推出去了。
教練屢次強調這是推桿技巧的最最基本原理,亦是引來失敗的最最大原因。但是,大多數推不進球時我們喜歡撒賴:NO BREAK、GREEN太快、風太大、雜草太多、草面凹凸不平、球線被人踐踏過、剛剛施過肥、沙石太多、去水不好、太乾、太硬、太軟、太斜、太陰險、逆草、順草……藉口花樣之多,不能一一盡列。是的,既然你知道這麼多因素,為何不一早計算?
推桿差劣之原因有三個可能性:
一是你沒有鍛練到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,貫徹始終地控制推桿的方向和速度。一些人每次推桿所用的方法也不同。心情好的時候身體站直一點,心情差的時候把背彎多了一些;搖擺的弧線永遠不一樣,有時垂直,有時向前。這類人的動作太「善變」,推桿一定吃虧。姿態正確與否,不能一概而論,但先決條件是每推一桿前,我們的準備功夫是否一致。
如果你的姿態及控制得宜,推桿還是差勁的話,第二個可能性便是你心裡根本沒有一桿進洞的強烈慾望。無論球在果嶺上的位置離旗桿多遠,理論上也可以做到一桿進洞。你愈想把球推進,球進洞的機會愈大。在果嶺上常看到一些人推完一桿,球的位置比未推前離球洞更遠,平白多加一桿,真是可惜。進洞的意識很關鍵。
以上兩點你確實做到了,推桿成績還是不理想。最後的可能性,是你那枝推桿不適合你,換掉它罷!相反來說,如果你已達到理想的推桿成績,這枝推桿居功至偉,你可不要隨便換它哩!同一枝推桿用上十年毫不出奇。無論什麼推桿用到的新科技、新設計廣告如何誘惑,我看後只是一笑了之,不是不相信,只是感情作祟,總要拿回相伴我數年的推桿,感覺才會回來。說到底,感覺,在短打中最為重要!
#####
[ #文化 ]